SC氣動增壓泵的工作原理
SC作為氣動增壓泵的世界領跑者,一直為全球客戶提供一流的產品和服務。其產品覆蓋航空工業、汽車工業、消防工業、天然氣工業、油田工業等眾多領域,為世界的工業發展做出了并持續做著重要的貢獻。既然SC氣動增壓泵如此重要,那么我們今天就SC氣動增壓泵的工作原理跟大家做個簡單的介紹,好讓大家對SC增壓泵有個基本認識,并可能的話,為大家以后的工作提供一些幫助或參考。 SC氣動增壓泵的工作原理為了形象說明SC氣動增壓泵的工作原理,下面對著圖1——氣動液體增壓泵剖面圖進行說明。大家看那個進氣口,它就是驅動增壓泵工作的空氣入口,也就是說,要使SC氣動增壓泵正常工作,我們必須提供一個壓縮空氣源(≤7bar)。相應的,出氣口就是驅動氣做功后的排放口(一般的,我們會在這里安裝個消聲器以減小氣動增壓泵工作時的噪音)。進液口與要增壓的液體管路相連,出液口與增壓后的液體管路相連,增壓過程在氣動液體增壓泵中發生并完成。 假定這臺泵已經被正確安裝在液壓系統中,并且氣路和液路都已打開。起初,氣活塞處于氣缸最下端,驅動氣經由配氣閥和氣活塞啟動閥進入氣缸底部推動氣活塞往上移動。留意,液壓柱塞與氣活塞是連在一起的。所以,當氣活塞上移的時候,液壓柱塞也跟著上移。在液壓柱塞上移的時候,液壓缸形成局部空腔,導致液壓缸內有負壓(相對進、出液口而言),也就是說進液口壓力大于液壓缸內壓力。這時候,在進液壓力下,進口單向閥的鋼珠被頂開,進口單向閥通流,進液口處的液體進入液壓缸。隨著氣活塞的繼續上移,由進液口進入液壓缸的液體會越來越多,直至氣活塞上移到氣缸頂部。這時液壓缸內充滿液體。這就是氣動增壓泵的一次吸液過程。 當氣活塞上移到最頂端時,泵內設有裝置可檢測出活塞已經上移到位,然后在先導閥的引導下,驅動氣進入氣缸上部,即驅動氣作用在氣活塞上表面。這時以氣活塞與液壓柱塞連成的整體作為分析對象。該整體受到3個作用力,一個是由驅動氣形成的F1=P1×A1,一個是由液壓缸內液體形成的F2=P2×A2,還有一個則是氣活塞和液壓柱塞運動時受到的摩擦力F3(相對F1來說,F3很小,可以忽略)。開始增壓時,由于P2近似為零,F1遠大于F2,氣活塞將很容易且快速下移。隨著氣活塞下移,液壓缸內液體被壓縮形成正壓(相對進、出液口而言),也就是說液壓缸內壓力大于出液口壓力。這時候,在液壓缸內的壓力作用下,出口單向閥的鋼珠被頂開,出口單向閥通流,液壓缸內的液體進入測試系統或工件。隨著氣活塞的繼續下移,由液壓缸內的液體會越來越少(被擠到測試系統或工件中),直至氣活塞下移到氣缸底部。這時液壓缸內的液體被排空。這就是氣動增壓泵的一次增壓過程。 當氣活塞下移到最底端時,泵內設有裝置可檢測出活塞已經下移到位,然后在先導閥的引導下,驅動氣進入氣缸下部,即驅動氣作用在氣活塞下表面,第二次吸油。顯然,只要出口液體壓力沒有達到預期壓力,氣活塞將一直往復運動,氣動增壓泵將一直反復吸油、排油。對于每一次吸油過程,其實都是一樣的,液壓缸在一定的負壓下吸油。然而,對于每一次排油過程,卻有些變化,因為隨著出口液體壓力的上升,出口單向閥兩端壓差會越來越小,出口單向閥通流能力越來越小,并且氣活塞下移速度越來越慢。最終,當出口液體壓力達到預期壓力后,出口單向閥兩端壓差近似為零,不足以頂開出口單向閥的鋼珠,出口單向閥截流。此時再以氣活塞與液壓柱塞連成的整體作為分析對象。該整體受到3個作用力,一個是由驅動氣形成的F1=P1×A1,一個是由液壓缸內液體形成的F2=P2×A2,還有一個則是氣活塞和液壓柱塞運動時受到的摩擦力F3(相對F1、F2來說,F3很小,可以忽略)。由于氣活塞已停止運動,所以力平衡公式F1=F2,即P1×A1= P2×A2。由力平衡公式可得P2=P1×A1/A2。留意這個公式,式中P1是驅動氣壓,P2是預期達到的液體出口壓力,A1是氣活塞的端面面積,A2是液壓柱塞的端面面積。我們所說的增壓比,其實就是A1/A2的比值。 以上是對單作用的氣動液體增壓泵的工作原理的簡介。對于雙作用的氣動液體增壓泵,以及單/雙作用的空氣增壓器(也叫氣動空氣增壓器)和單/雙作用的氣體增壓器(也叫氣動氣體增壓器),原理其實都是一樣的,只不過當加壓介質是氣體時,液壓柱塞變成氣壓柱塞;當泵是雙作用的時候,有兩個液壓缸/氣壓缸,一個液壓缸/氣壓缸吸油/吸氣的時候,另一個液壓缸/氣壓缸排油/排氣。 圖1 氣動增壓泵剖面圖 這就是本次講授的主題和內容。希望這對關注SC,關注IVS的各位新老朋友有些幫助。謝謝!
當前位置:
首頁 >>
公司動態 >>
行業資訊
發布時間:
2014-10-08
上一篇:
什么叫高壓單向閥
下一篇:
氣動增壓泵的應用